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
发布日期:【2016-08-26 13:43:40】 浏览次数:【3743】

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和血腥屠杀,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北人民义愤填膺。在中国共产党、中共满洲省委的号召和东北民众救国会的组织领导下,他们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抗日武装同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东北大地上燃起熊熊抗日峰火。

最初组织起来的义勇军、救国军、人民自卫军,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他们遍及东北各地,汇成浩大的力量。从辽河两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到大小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到处都有抗日义勇军的足迹。据统计,义勇军全盛时期人数达30余万,活动范围达九十余县,占东三省三分之二的地区。义勇军参加大小战斗数万次,歼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给日寇以坚决打击,充分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抵御外患的爱国主义精神。

辽宁地区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先率领部分警察队伍抗击日军,后撤往辽西地区将民团和地方保安部队组成民众抗日义勇军。10月初,曾任凤城县警察署署长的邓铁梅在该县建立东北民众自卫军。此时,辽宁义勇军遍及各地。11月,由在北平(今北京)的东北社会名流组织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将辽宁各地及热东、蒙边地区的义勇军,以路军和支队为基本建制单位,统一改称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到12月末,共编成22路共7万余人。辽宁省义勇军鼎盛时期发展到58路军,约25万人。5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将辽宁义勇军划分为5个军区,彭振国、王化一、唐聚五、刘振东、高文彬分任各军区总指挥,在60余县开展抗日斗争。各路义勇军频繁出击,破铁路,炸桥梁,先后攻克锦西(今葫芦岛市)、通辽(今属内蒙古)、岫岩、新宾、抚顺等数十座县城,控制了广大地区。8月下旬,第21、24路义勇军多次袭击奉天(今沈阳)城,一度占领东塔机场,震惊了日伪当局。

活跃在辽西的抗日义勇军

辽西地区,是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冲,也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侵占我国东北,首先进兵辽西走廊控制交通要道,一方面企图切断东北与关内的联系,阻止关内抗日武装出关支援;另一方面可以集中兵办镇压东北各地蓬勃兴起的抗日武装,从而可以迅速地占领东北全境,以施行其把东北变成殖民地,奴役东北人民的罪恶目的。然而,辽西各地抗日武装,誓死保卫国土,与进犯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奋战。

活动在绥中、兴城、锦西、锦州、锦县、义县、北镇、黑山等地的抗日武装,除辽宁省警备处长黄显示声领导的公安8个总队外,还有民团、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其中有第4路军耿继周部、第5路军潘世贤部、第12路军于伯恩部、第25五路军赵大中部、第20路军金子明部、第48八路军郑桂林部以及后来的朱霁青、宋九龄领导的东北国民救国军等。辽西地区的抗日义勇军,从1931年9月末以来,到1932年8月,仅一年时间与日伪作战历经数百次之多。

消灭胡匪和伪军之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推行“以华制华”政策,成立伪“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设在海城沙岭镇,供给大批武器,经四处联络共编收胡匪300余人,声称18个旅。委任胡匪老北风(张海天)、天龙、中华、得好、青山、宝山行为旅长,并令其攻占盘山,扰乱锦州。为了消灭这股胡匪,黄显声奉张学良之命,派公安总队总指挥熊飞率部前往镇压。在进军之前,暗中派人与其学生凌印清第一旅旅长单庭秀联系,“说之以大义,动之以利害”,争取反正。后又通过单庭秀说服了伪第一师长项青山、伪第二旅长胡匪出身张海天等人,并设计捕杀凌印清和日本顾问,将其一网打。单庭秀、项青山、张海天等人,从此走向救国抗日道路,后被黄显声编入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活动在辽河两岸。

新民、彰武之战

耿继周部是辽西较早建立起来的一个支民众抗日武装。这支队伍不仅有一批原东北军中下级爱国军官和士兵参加,还有由农民组织起来的“护秋”队和部分工人、商人、知识分子等参加。此外,还收编了活动在新民、黑山境内的具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思想的“胡匪”。较著名的有:高老梯子(高鹏振,字德山),率众四千余人参加;河西的朱青山;彰武的王志德;新民的柴玉书、李培林、李盛久;康平的洪树甲等,各带数百人纷纷来投。由于该军律严明,颇得人民的支持,声势浩大,在小赵屯、柳河沟、白旗一带很有影响。1931年12月15日,耿继周率部三千余人转攻新民县城,命令第一团长高鹏振率所部从北、西两门进攻;命令第二旅长柴玉书率部从西、南两门攻打;自率部分队伍攻打东门。为了防止从沈阳方面日军前来增援,派人炸毁了巨流河大桥。发起总攻后,义勇军战士非常勇敢,很快攻入城内,与日军发生激烈巷战,“毙敌八十余名,我军伤亡官兵二十余名,缴获步枪六十七支,手提式机枪二架,子弹五千余粒,天亮后,为了防止日机轰炸,耿继周率领柴玉书、孙柱国部再次围攻新民县城,日军极为恐慌,连夜向沈阳告急,等援军开到时,义勇军早已撤入农村。这次行动迫使日军不能顺利西犯锦州。

1932年1月3日,由于东北军奉命撤入关内,锦州失守。耿继周部广大义勇军官兵极为愤慨,决定就地坚持抗日,连夜由沟帮子附近返新民。4日夜晚乘日军换防之际,攻打县城。耿继周率柴玉书、高鹏振、洪树甲、陈拱南等人约有三千余人,包围县城。经过激战攻入县城,烧毁日人洋行和鸦片贩卖所,砸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各界爱国抗日人员。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二十余名,缴获枪三十余支和许多军用物资。

2月初,由于日军疯狂追剿,耿继周率主力部队退入彰武、阜新、大通路一带活动。10拂晓,与20路军金子明以及东北军20旅营长于澄联合约有二千余人,占领小沙力屯,准备进攻彰武,城内伪军大部调出迎战,是夜联军南下攻打彰武县城,城内部分日伪军慌乱一团,妄图凭借城堡工事进行顽抗,终为义勇军击溃,义勇军从城东北角倒塌处冲入街内,攻占了伪县公署、公安局等重要机关,所有文卷档案等皆被焚毁,库存“枪支弹药悉数掠走”。击毙日伪军十余人。下午,义勇军为了防止日伪军围攻,自动退到城外。

12日,耿继周、孙柱国、金子明、九龙、九胜、九江乐以及抗日绿林队伍,共三千余人,第二次攻打彰武县城,战斗打响后,仍从第一次路线攻入县街,占领伪县公署、分安局、电话局、税捐局及日军指挥官驻所,将所有文书档案、现款财物“掠夺一空”。同年5月,耿继周率部围战辽西锦绥地区,与第一路军王显廷合作,成立辽西抗日义勇军总部,耿被推任总部司令,不久参加朱霁青组织的东北国民救国军,提任第4军军长。

攻打绥中之战

    活动在兴城、绥中一带的抗日义勇军是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48路军郑桂林部。郑桂林原是东北军第13旅中尉副官。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毅然脱离东北军组织抗日武装,并改号郑天狗(喻意:天狗吃日头)。后被救国会和黄显声委任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48路军司令。成为辽西主要抗日武装。

1932年初,日寇刚刚占领绥中,为巩固统治,便经常四处“扫荡”抗日武装。日军到处烧杀淫掠,残害百姓,激起抗日民众无比愤慨,他们自动组织起来,配合抗日军不断地打击侵略者,迫使日寇不得不龟缩在绥中县城南关和火车站南大营等处。郑桂林探知日军在城内约百余人,70余人驻在车站南大营;四十多人驻在南关涌盛泉烧锅,各处配装甲车两辆人。三月间,郑桂林司令在东下洼子召集由旅、团长参加的军事会议;研究攻打绥中县城,会上作出了进攻部署方案,决定于清明节行动。清明节傍晚,各路义勇军分头出发,预定半夜零点,各路同时发起总攻。杨振忠率部直扑南大营,首先击毙日军望台上哨兵。枪声惊醒正在酣睡中的日军,他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最后日军在两辆装甲车掩护下冲出营门。当他们逃到车站附近时,督战队长管长春飞身跳上车,用手榴弹炸毁前面一辆,而后面那车因驶速太快,无法刹车,撞上前辆车后滚到沟里。这次战斗约3小时,胜利结束。俘虏17人,缴枪20余支,铁盔30顶。

郑桂林部结束绥中攻城战后,声势大振,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爱国人民的斗志,各地抗日民众踊跃参加抗日义勇军。为适应斗争的需要,第48路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顿,扩编为12个旅。队伍扩编后,活动地区也更加广阔,东到兴城的碱厂、三道沟;西到山海关北的城根下;北到建昌境内的杨树立湾子;南沿铁路线,展开多种形式的抗日活动。

辽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

辽南地区,是中日甲午之后,日本和沙俄的侵略势力角逐的地方。但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驱逐了俄国的势力,完全变成其独霸的势力范围。因此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到一天的时间,除台安、盘山等地外,辽南广大地区悉为日寇所占领。然而,富有反抗传统的辽南人民,随着日军的侵略,所众抗日武装不断涌现。

在辽南地区最早出现的武装,有海城、台安的张海天(老北风)、项青山等部;辽阳吴三胜、沈宝林、王全一等部;辽沈林子升、刘海泉、崔德志等部;辽中有朱表山、崔荣山等部。初期辽南义勇军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活动范围也较小,斗争形式仍是各自为战。锦州失守后,黄显声退入关内,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肩负起领导东北民众抗日的责任,并把项青山、张海天所部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从此,他们与活动在辽南地区的李纯华部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辽南地区抗日义勇军的联合,主要是以李纯华为核心。李纯华,海城人,东北讲武堂第6期毕业生,后入将校研究班,1930年4月,愤于国民党政府不抗日,毅然离职潜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他先后联络项青山、张海天、王惠春等武装进行抗日。活动区域极为广泛,曾多次拆毁铁路破坏交通,袭击车站,烧毁兵营,进行大小战斗争数百次,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田庄台、大洼争夺战

1931年12月初,日本关东军分兵三路进犯锦州,左路沿营沟线进犯,由日本第2师团担任主力。22日日军从辽阳、海城出发,偷渡辽河,在日军飞机、坦克配合下,于23日晚攻占了田庄台。并准备分兵两路进攻盘山。张海天、项青山、蔡宝山、盖香凌等闻讯后率义勇军三千余人,前去配合东北军第19旅655团铁甲车队反攻,并于26日晚进攻田庄台;日军约五百余人进行顽抗。张海天率领义勇军。从北面攻破敌人封锁线,冲入街内,与日军展开巷战,经3、4个小时的激战,击毙日军50余名,余者狼狈逃回营口。第二日,张海天等人率部乘胜与东北军护路队联合,包围了大洼车站,战斗打响后,义勇军战士冒着敌军炮火向镇内猛攻,经过三进三出的争夺战,日军终于被击溃,是夜10时突围逃回营口。这两次战斗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辽宁人民抗日热忱。

沙岭镇之战

1932年1月16日,日军从海城派出日伪三百余人,渡过太子河和辽河侵占沙岭镇。张海天部闻讯后,在富家庄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消灭这股入侵之敌。他们作了周密的部署,决定从四面包围沙岭镇。东面由张海天亲自指挥,派颜振元大队从镇东河口进攻;南面由傅天龙、孙德国率部进攻;西面由项青山、盖中华从西坨子向镇内挺进;北而由徐荣福、潘荣久指挥两个大队,从后壕直冲镇街。当天晚9时发起攻势,义勇军从沙岭镇四面同时开枪,枪炮齐鸣、杀声震天,西路义勇军首先攻入镇内,打乱了日军指挥系统,使其乱作一团。防守该镇西、南两面之敌遭到突然袭击后,拼命向街中溃退,而街中的日军以为义勇军来攻,便开枪猛烈射击,于是自相击毙约百余人。天亮后日军突围逃回牛庄,沙岭镇又回到义勇军手中。

两次攻打台安

1932年春,辽南第2军区成立后,张海天被任命为第3路司令、司部设在台安县高力房子。他的队伍经过整顿,共编为为10个旅,20个独立团,这支队伍颇有战斗力,活动于辽河两岸,时常打击日伪军及其伪政权。五月间张海天联合吴三胜、项青山等部袭击了辽中县,占领老鹳坨、六间房等地。

6月29日,张海天率二千余人,乘日伪军没有准备之际,攻克了台安县。义勇军进城后,首先砸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抗日爱国志士和广大劳苦群众,逐即占领伪县公署。7月19日,张海天率部,第二次攻打台安县城,在激战中击伤了伪军营长周东升,周率残部逃出县城外新开河、苏家沟一带义勇军又占领伪县公署后,并从财务局中缴获许多财物给养,次日张海天率领队伍自动撤走。这支抗日队伍,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辽南抗日义勇军的主要力量。

火烧大矢组兵站

    1932年8月初,李纯华率领张海天等部约二千余人,携带迫击炮二门、机枪数挺,向南满铁路沿线集结。大矢组兵站,在海城县西北距县城三里,是日军在南满铁路线上一个重要的兵站,这里是军需仓库和军草垛所在地,因此日军在这里戒备森严,兵站周围设有电网,网外有深沟,沟外有日军岗哨。李纯华等决定毁掉这个兵站,断绝敌军的军事给养。9月上旬,李纯华命令第2军团第1路军赵匡部和第3路军张海天部共有五千兵力,从四面向海城车站进攻。在站前遇敌发生激战,直到晚9时,战斗长达3个小时之久,而海城车站还未完全攻下。这时日寇与大批伪军从大石桥方向,乘汽车、装甲车前来增援,向义勇军进行猛烈轰击。由于敌势很强,海城车站一时难以攻克,于是李纯华决定撤兵,并作了袭击日军兵站大矢组的作战部署。命令第1路军向海城县西北的徐坨子、郁坨子一带集中,担负火烧大矢线兵站和解决白衣寺伪警察所的任务,当时组织两个突击队。9月12日10时,第一突击队由徐海宽率领30名战士,冲进白衣寺伪警所,伪警不战而降,缴获了全部武装。第2突击队由刘锡信率领直攻大矢组兵站,他们乘黑夜偷越铁路,爬过深沟、剪断电网,点燃军草垛,大火腾空而起,火光冲天,吓坏了守敌,日伪军全部出动,有的灭火,有的应战,忙成一团。这时第一突击队消灭白衣寺伪警察所之敌后,立即赶到来接应,日军腹背受敌,惊异逃窜。战斗结果,击毙日寇五名,烧毁马草五垛,并缴获苦干枪支和军需物资。

9月中旬,李纯华在高力房子召开军事会议,有张海天、项青山、吴三胜、阎华山和顾靠天等30余人参加。会上充会研究讨论第二次攻打海城的作战方案,决定从9月14日起,辽南义勇军在海城周围发动攻势。17日,张海天、徐海宽、扫北、海胜等部千余人,袭击泥沟铺,击溃了伪警察大队,占领该镇。21日,海胜部又攻占了北石桥子,邱家坎子等村,将伪自卫团全部缴械,焚毁其驻所。22日,张海天率1500余人,攻占了张仙屯,伪警队一部分弃械投降,当即击毙日本指导官1名。

关门山大会战

这次战斗是辽南义勇军在抗日斗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1932年10月,日军击溃黑龙江省马占山部和东边唐聚五部之后,集中主要兵力开始向辽南和三角地带义勇军进行“讨伐”。

辽南抗日义勇军得到日军“讨伐”的消息后,于12月10日,在岫岩哨子沟由第2军区副总指挥李纯华主持召开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重点研究了各路联合抗日,粉碎日伪军的“讨伐”,以及扩大抗日队伍和抗区建设等问题。

12月13日,日军下总“讨伐令”,分兵三路进犯。辽南义军咨鉴于敌人来势凶猛,及决定采取分散突围,迂回敌后,避实就虚,利用山区可以隐蔽的地形,出其不决打击敌人的战略方针,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岫岩刘景文部。刘景文侦知日军分两路进攻岫岩,主力在辽阳方面。刘景文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歼灭这支入侵之敌,以第一路阻击由海城、大石桥方面来犯的日军主力,主要扼守大偏岭、新开岭一带,抢修工事,作好迎敌准备。大偏岭,在岫岩西北,距县城60里,是海城通往岫岩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刘景文特派第1团长任福祥,率2000余人在此防守。并请邓铁梅、李子荣等率部阻截由安东、凤城方面来犯之敌,而他自己率第2旅、第5旅进至县城北关门山附近的龙门村隐蔽起来,准备歼灭从辽阳方面来的入侵之敌。任福祥率部进入大偏岭做好战斗准备,14日上午,日军一个中队约百余人,沿岫海公路向大偏岭开来。当日伪军进入义勇军火力射程内时,一声令下,四处枪响,日军突遭到阻击,便立即停止前进,抢占山头,双方展开激战。义勇军枪不虚发,颗颗命中,不多时间,打死打伤日军40余名;而义勇军也牺牲十余名。正当激战时,迫击炮手李泽民牺牲,战斗不力,任福祥被迫退守滚马岭,与敌坚持战斗一下午,因子弹用尽,最后向西南方向撤退。日军占领岫岩,入城后对中国抗日群众,进行了血腥大屠杀。

刘景文为了阻击辽阳进犯之敌,在加强防守关门山东的同时,也加强了关门山以北黄花甸子的防守力量,经李纯华同意,特派王全一、阎华山和张海川等部防守。王全一部担任主要防守任务,在黄花甸子以南沙岗子、磨盘沟一带修筑工事,分段布防。12月17日,辽阳市伪县长杨显青率警队五百人,由古洞峪侵入黄花甸子街,进入了义勇军的伏击圈。王全一发起进攻号令,义勇军炮兵打出一炮恰落在伪县长杨显青住地门前,他极为惊慌,率队逃路。当日王全一等人率队进驻黄花甸子街,作好阻击日寇的一切准备。是日晚8时,日中队长冈宽少佐率一队日军由海城开来,误认为街内驻军是伪军,便跃马上桥,被义勇军哨兵开枪立即击毙。

18日,日军为了报复,进攻黄花甸子,残杀居民多人,引起人民群众的愤怒,当时张海川率200余名大刀队,冲入日军驻地,砍死砍伤30余名日寇。20日,日军约有200余人又攻占了黄花甸子,但被刘景文、王全一等部包围,战斗异常激烈,日军缩在街内不敢出来。夜间,张海川率百余名大刀队战士再次袭击日军,摸入其驻地后,发挥了大刀队的长处,东杀西砍,锐不可挡,毙伤日军百余名,义勇军获得大胜。

在黄花甸战斗打响前一天,刘景文为了指挥方便,把司令部迁到关门山东附近的龙门,并在大岭沟各地修筑工事,同时把主力部队分别部署在大路两侧的东堡、隋家堡、陈家堡、葫芦头沟和红石砬子等高地严阵以待。17日,伪军七百余名,自凤城辽家店进入岫岩境内。18日,伪军进犯安乐堡屯时,遭到义勇军痛击,退到仅距关门山8华里矿洞沟附近时,被刘景文部二千人重重包围,战斗异党激烈,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这次战斗,持续10小时以上,义勇军全胜。关门山战斗,由于各部义勇军团结协作,英勇奋战,击溃了日伪军,彻底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

三角地带的东北民众自卫军和铁血军的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行为,激起了辽南三角地带人民的愤慨。当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奋起之后,这里以东北民众自卫军和铁血军为核心的抗日义勇军,发展之迅速,斗争之持久,为辽宁和东北全境之首。他们转战数千里,身经数百战,其中著名的战斗有:

凤城首捷

凤城县是辽南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位于安奉线上,与安东、本溪遥相呼应。因此敌人在这里防范森严,当时凤城县驻有伪警察大队何“大马棒“的队伍,县城车站驻有日军独立守备队一个中队,自卫军事前经过周密侦察,掌握了日伪军的兵力情况。邓铁梅决定攻打凤凰城,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拟以第2团孙耀亭部和大刀队为进攻凤城的主力;第3团云海部的第2、3营分别担任破坏四台子、高丽门等地的铁道、桥梁以阻击从安东、鸡冠山来的增援之敌。第3团的第1营临时调来第2团,与其共同担任主攻任务。第一团于琛海部在二龙山一带高地上担任警戒,并作总预备队,以备应付意外情况。

1931年11月22日午夜,东北民众自卫军发动了凤凰城战役。战斗打响之前,邓铁梅率义勇军秘密地向预定地点集结。主攻部队兵分两路:第一路,由邓铁梅亲自指挥,两个步兵营和500人的大刀队,负责解决何“大马棒“的伪警察大队;第二路,由孙耀亭指挥两个步兵营和一个大刀队,主攻凤城车站的日本军。天黑以后,自卫军各部延续到城下集结潜伏,午夜突然响起进攻号令,顿时枪炮轰鸣,弹火纷飞,喊声震天,自卫军向城内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势。一部分攻城队伍由城南门直穿而入,打进南街,城内驻守的伪警察队,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大部分伪警察根本不想顽抗,其中有许多是邓铁梅的旧部下,经过自卫军的宣传,他们纷纷放下武器,只有何”大马棒“领十几个人乘混乱之际出城逃跑。自卫军迅猛地冲进了伪警察局,砸开了监狱大门,放出爱国志士和其他无辜受难者。另一部分攻城的队伍,从西门向城内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车站,重创了日本独立守备队,然后向日军驻地进攻,最后与攻入城内的第2团胜利会合,为了避开日伪的援军,便决定撤离县城。在撤离时,对被俘的伪警察队人员,进行了妥善的处置。自卫军在天亮之前撤出城外,他们刚刚离开县城,日援军随后赶到,并随其后追击当日军追至二龙山时,被第2团伏兵猛烈的炮火予以阻击,日军遭到惨败,只好退回县城。这次战斗约用5个小时,战果辉煌,消灭伪警察大队400多人,日军30余人,缴获一三式步枪300余支,三八工步枪20余支,轻机枪两挺,迫击炮两门,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从此,邓铁梅与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辽南三角地带声威大震。1932年春,邓铁梅部已发展到万余人。同年3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统一建制,特委任邓铁梅为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第28路军司令。

庄河之战

  在邓铁梅所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的影响和推动下,庄河县的爱国人士廖重南、刘振清、吴兰亭、刘振礼等积极响应。于1932春,组织起抗日武装,后为北平救国会任命为第58路军。

  第58路军刚建立,庄河县的日伪反动派,处心积虑地要消灭这支抗日武装,他们经常派遣日伪军警出城扰乱,破坏春耕。58路军决定攻打庄河县城,打击日伪反动派的器张气焰。3月16日,刘振清司令率领所部采取突然袭击战术,包围县城公署。义勇军占领县城三日并联络全县各法团发表抗日宣言,建立抗日政府,许多青年踊跃参加抗日活动国,一时军声大震。

土城子之役

   1932年12月间,日伪混合“讨伐”队的骑兵队约130余人,开向庄河土城子附近,企图对邓铁梅部进行“讨伐”。第58路军义勇军探知消息后,分兵两路,一路,从光明山出击;一路,从县城北徐岭出发,向土城子攻击。两路军会合后,向日伪军进行围歼,徐大法师、娄子敬法师亲率大刀队员冲锋在前,战斗异常勇猛,在混战中击毙日军40余人,打伤日伪军5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战马10余匹。

   1932年4月,苗可秀、赵侗、赵伟等人来到三角地带组织“学生团“和”抗日救国会“,对邓铁梅部的发展与刘景文、李子荣等部的联合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苗可秀、赵侗等人参加邓铁梅部,并胆任总参议兼任军官学校教育长,赵同任政治处处长。在此期间,他们积极协助邓铁梅加强对抗日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建设,先后培养出300多名青年军官。这些人在以后的抗日斗争中,都起到了骨干作用。

   邓铁梅部在苗可秀、赵侗等人推动下,积极加强爱国宣传,广大官兵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初步树立起抗日是为中华民族争生存,为国家争独立的民族观念。在他们大力开展政治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影响下,有许多爱国青年积极投入救亡运动的伟大斗争中来。

尖山子沟战斗

1932年4月初,日伪2000余人,分路向抗日军进攻。邓铁梅为了甩掉敌人的尾追,保全实力消灭敌军,率部兼夜向三清观急进,一日天将拂晓,部队到达尖山子沟时,与敌主力部队相遇,在此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打响后,自卫军迅速地抢占山头,控制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痛击日伪军,战斗约2个小时,敌军不支,向北败逃,扔掉许多物资和枪弹,全部被获。不久,邓铁梅又率部袭击驻卡巴岭三义庙的伪军李寿山部骑兵营,由于自卫军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敌军惊慌失措,只好夺路而走。这次战斗虽时间很短,而缴获战利品甚丰,获机枪1挺,各种步枪50余支,此外还有战马多匹,及其它军用物资若干。

龙王庙之战

龙王庙,是凤城通往孤山镇的必经之路,又是凤城南部门户,军事战略要地,李寿山伪军司令部就在此地。李寿山,原是汉奸张海鹏中校团附,九一八事变后,随张海鹏投敌。不久,率一部伪军进驻安东,疯狂镇压抗日军,惨杀群众,效忠日寇。李寿山以龙王庙为防守据点,对自卫军活动和发展极为不利,李寿山不仅封锁通往海口与关内联系的交通线,而且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税收、商业,切断了自卫军的经济来源。因此邓铁梅决心拔掉这钉子。经过一番准备,临时由各团抽调精锐2000余人,编成两队,另有大刀队配合。在邓铁梅亲自率领下,于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发起总攻,自卫军从四面包了龙王庙镇,枪声、炮声、呐喊声震天动地,大刀队在炽烈的炮火掩护下,冲进街内,与伪军发生激烈的巷战。伪军司令李寿山等人尾随溃兵逃往大孤山。

   同年8月,东北民众自卫军把司令部从尖山窑迁至龙王庙。邓铁梅以龙王庙为根据地,加强政治和经济建设,并健全了司令组织。下设政治、军需、军法、军区等八大处。此外,还设军火工厂、被服厂和印刷厂等,以保证部队的军需供给。经过一段整修和建设之后,邓铁梅部士气大振,开始扩大抗日的活动。

岫岩袭击战

   8月11日夜,邓铁梅率领步兵团,大刀队,秘密渡过大洋河,从四面包围县城。12日拂晓发起进攻,以大刀队为主攻队伍,在炮兵掩护下,很快到城下,自卫军拿梯跃过城墙冲入街内。这时伪军从酣睡中惊醒,慌忙应战,除了一部分随伪县长逃出县城之外,大部队被缴械投降。邓铁梅攻克岫岩,砸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爱国抗日人员,缴获县公署和警察局所有枪支子弹,其他军用物资甚多,并把所有文收档案、地照、枪支等焚毁。

    14日,邓铁梅率部退出岫岩县城,在撤离时带走伪公安局课长、职员日商,押到自卫军驻地尖山窑一带。不久刘景文深怕日本追究,故在东北民众救国会策动下宣布反正起义抗日,遂被编为第56路军,刘景文被委任司令,从此他开始走上正式的抗日道路。

文家街战斗

    1932年12月份末,在关门山战役之后,邓铁梅部主力进入岫岩县东部,在文家街与“讨伐”日军相遇,遂发生战斗,经半日苦战,自卫军凭有利地形,打退敌人三次冲锋,大刀队勇敢冲杀,冒死迎敌,最后终于迫使日军退回县城,这次战役,计击毙日军十余名,并缴获一批武器和军需用品。

   东北民众自卫军在邓铁梅领导下,从建立以来,在安东、凤城、岫岩三角地区打过许多胜仗,给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以沉重打击。但是1932年冬,日伪军开始大规模“扫荡”以来,由于形势的变化,自卫军日益失利,抗区逐渐缩小,活动日益艰难。自卫军活动只限于三角地带一隅,特别是1933年开始,日伪政权对东北各地抗日武装,一方面实行武力镇压,反复“围剿”;另一方面利用汉奸打入抗日军内部进行收买、策反、分化和瓦解抗日队伍。有些抗日思想不坚定的分子,见到形势困难,失去抗日信心而投敌叛变。从此,队伍涣散、悲观失望空气弥漫全军。

邓铁梅于同年12月,在岫岩境内牌坊沟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化整为零,将自卫军改编为若干小分队,进行游击活动,以待有利时机,重整队伍与日伪军再行血战。

1934年春,邓铁梅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加之身患痢疾,行军不便,乃决定隐匿于岫岩农户家养病。汉奸于芷山密令伪军赫慕侠,利用亲属同乡关系收买了邓铁梅的军官教导队大队长沈廷辅,并勾结当地恶棍宁善一等人,暗中监视邓铁梅的活动,5月30日晚,沈廷辅以有要事相见,叫开大门把邓铁梅秘密劫走。自卫军得知消息赶来营救时,邓已被押送到沈阳警备区司令部军法处。

邓铁梅在狱中,敌人使用各种手段,对他进行审讯,都毫无所得,邓铁梅抗日救国的意志坚如磐石。他曾在狱中写下,“五尺之躯何足异,四省失地几时收”气势磅礴的诗句,表达他的抗日爱国的决心。最后敌人对他下了毒手,于1934年9月28日晨被敌人杀害,年仅34岁。

邓铁梅牺牲后,各部公推苗可秀继任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于10月初,苗可秀在尖山窑主持召开追悼邓铁梅祭奠大会,全军战士化悲痛为力量,表示与日伪血战到底。

苗可秀曾与赵侗组织了中国少年铁血军,被推任铁血军总司令,积极开展对日斗争,历经大小战斗300余次。1935年6月13日,苗可秀率卫队和第1支队百余人由凤城渡河向岫岩西部转移,行至杨家沟宿营,被日伪军重重包围,铁血军战士英勇奋战,与敌激战,终因孤军无援,苗可秀下令突围,分两队冲出,向北山转移,敌人炮火甚猛,苗可秀在掩护部队撤退中,被炮弹击伤臀部,抬送岫岩山村冶疗,后因日伪军搜索很紧,秘密转移凤城二道洋河一农民家中养伤。6月21日,被敌发现,不幸被捕入狱。他在狱中,誓死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敌人对他百般诱降,均遭到失败,于7月25日被枪杀于凤城的二龙山。

苗可秀牺牲后,赵侗、赵伟、刘壮气、白君实、王越、唐广学等六人,于8月23日在岫岩南的双庙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议决定赵侗代理“少年团”总裁,兼任铁血军总司令,并通告各路义勇军,继续战斗。1936年1月25日,赵侗、阎生堂、白君实等30余人在凤城西二道沟召开会议,成立辽南临时政府,由赵侗任政府总裁和铁血军总司令,王凤阁任副司令。同年一至八月间发生了多次战斗,如白河沿之战、尖山窑之战、四方砬子之战、鸡冠山之战、龙王庙之战、长山咀之战等等,每次战斗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辽东义勇军的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采用收买东边镇守使于芷山等汉奸买国贼,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东边地区。于芷山的公开投入,遭到部下许多爱国官兵的反对。唐聚五首先起来反对,积极主张抗日,其部下李春润相继响应。在唐聚五、李春润积极进行抗日活动的同时,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于12月末,先后两次派联络员黄宇宙秘密来东边地区,联络军警发动武装抗日,特带来张学良和救国会的手谕、委任状,指示相机起义。唐聚五感到兵力不足,便积极与桓仁县公安大队长郭景珊联系,愿与其合作抗日。

 唐聚五在作好一切抗日准备工作后,于1932年4月21日,在桓仁县师范学校举行“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誓师大会。大会公推唐聚王为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统率19路军(后增加到37路军),共10万余人。东边军民反正起义之后,辽宁民众自卫军在唐聚五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了浴血奋战。

两次争夺新宾之战

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后,4月25日,第6路军司令李春润,在新宾宣布反正,成立抗日政府,广大商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许多爱国人士和青年纷纷来投。

   李春润占据新宾之后,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声势浩大,除新宾、清原、抚顺、本溪四县是第6路军主要抗区处,比邻的东丰、西丰和铁岭东部地区也是李春润部活动的范围。自从抗日政府成立后,形势大好,大有驱逐日寇推翻傀儡政权之势。令关东军极为恐慌,急令伪东边保安司令于芷山率兵“围剿”。于芷山率3000余人,由南杂木南口前两处进犯新宾境内。

李春润闻讯后,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准备迎战。是日下午伪军王殿斌部进入伏击圈,自卫军以猛烈的炮火射击,大刀队乘势攻入敌群,一直战斗到天黑,伪军留下二百多具尸体,狼狈逃回。这次战斗持续了4个小时,李春润为了保持实力决定放弃永陵街和新宾县城,采取诱敌深入,然后围歼的战术。李春润率部队转移到县城南的关家堡、红庙子一带。5月7日,于芷山率领伪军进占新宾县城,到处捕杀抗日人员及其家属,引起全城人民的不满。11日,于芷山派五百余人,向自卫军驻地进犯,在响水道子村被自卫军打败,因兵力不足,便采取巧攻斗智的方法,每晚各队用煤油桶装上鞭炮,系在驴背,赶到城外点着,驴子受惊敌跑,鞭炮轰鸣,犹如机枪扫射之声。城内伪军听之以为自卫军来攻,惊慌应战,乱放枪炮,以壮其胆,耗费大量子弹,又不保安宁,而自卫军一枪没放,如是三夜,伪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14日晚,唐聚五所派援军已到,第二天拂晓发起攻击,城内潜伏的朝鲜特务队和大刀队也及时起来响应,在里应处合夹击下,伪军失去了战斗力。于芷山又闻自卫军要袭击山城镇,于是率残部仓惶突围逃跑,但又中了自卫军的伏兵之计,伪军到处逃窜,在慌乱之际,被大刀队砍死百余人,于芷山率残部败退山城镇。自卫军获得大胜。

于芷山第一次进犯新宾失败后,并不甘心,5月27日,又率伪军2个团、邵本良游击大队和野炮连,第二次侵犯新宾,其来势凶猛。李春润为了避其锋芒,及时把队伍撤出城外,并向总部告急。29日总部派郭景珊率所部应援,30日由桓仁开到白旗堡一带与李部会师,并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立即反攻,包围县城,由李部担任西、北方面的围攻;郭景珊率本部负责东、南方面总攻。

6月1日早发起总攻,时值大雨滂沱,李春润亲临陈地,在进攻中手部负伤,身旁落弹数枚,数仆数起,在硝弹雨中指挥各军猛攻。经过半日激烈的战斗,下午伪军突围,邵本良负伤,于芷山险被活捉,化装从北门逃出。是役打死伪军营长和副官以下百余人,缴获机枪,子弹,迫击炮。在战斗中有两连伪军反正,加入自卫军。于芷山两次进犯新宾,以失败而告终,是夜李春润率兵收复新宾城。李春润收复新宾后,势力发展壮大,由最初3000余人,扩增到20000余人,成为辽宁民众自卫军之主力。

柳河之战

柳河,是通化北部门户,也是东边镇守署山城镇的屏障。九一八事变后,王凤阁、方春生等人在临江、通化和柳河境内组织大刀会抗日武装,得到当地民众拥护纷纷来投,甚至驻柳河伪军也受到影响,他们暗中支持抗日武装。于芷山深恐其部哗变,急令调回山城镇,另派顽固队进驻柳河。换防的消息被王凤阁部得悉后,于1932年5月7日,率部二千余人由姜家店出发,大刀队作战勇敢,很快的攻占了孤山镇。5月8日,王凤阁等乘胜率部西上,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伪军溃退,抗日军攻入城内。王凤阁攻占柳河后,得到各界法团和市民热烈欢迎,爱国者参加抗日军终日不绝。日军极为恐惊,严厉于芷山限期夺回。于芷山经过一番准备后,于5月13日率伪军两个团,一个迫击炮队共二千余人,进犯柳河,王凤阁为避开敌锋率部自动退出城外,进入三源浦地区,王凤阁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活动,后参加辽宁民众自卫军被任命为第十九路军司令。

6月间,辽宁民众自卫军迁到通化后,为了扩大和巩固抗日范围,第十九路军王凤阁部第二次攻打柳河。战斗打响后,由于日伪军防守力量较强,战斗持续约六、七小时,打得异常激烈。正在激战时,日伪增援部队赶到,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同时出动飞机往返投弹轰炸炸,王凤阁在这种严重情况下,乃率队撤退,待机反攻。伪军进入柳河后约三日,柳河公安大队长刘振寰与王凤阁暗中联系,决定里应外合进攻柳河。与此同时,王凤阁与孙秀岩部联合,向柳河围攻。在6月23日拂晓发动攻击,由于公安大队长江刘振寰的有力配合,很快赶跑了伪军,又从敌人手中夺回柳河。

临江之战

1932年6月间,临江县长董敏舒勾结驻鸭绿江日军,从下马蹬渡口进攻临江。当时有500多日军利用夜间渡江,从三面包围县城,第8路军司令徐达三整饬所部,与敌人血战三昼夜,日伪军围城不退,又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居民伤亡甚多,由于形势所迫,徐达三只好率部退到城西老爷岭据守,临江失守。7月间,唐聚五命令第十五路军英若愚部、辑安的十八路军林振清部与徐达三第八路军联合攻打临江。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命令十五路军攻打北门;十八路军进攻东门;徐达三部为主力负责攻打西门。徐达三率两千余人,配有迫击炮二门,兵分两路,以大刀队打先锋,首先突入城内与敌人展开血战。约战三小时,大刀队员勇猛民常、奋不顾身,日军仓惶地向八道江逃走。徐达三率部尾追,包围了八道江,由于兵力不足,久打不下,这时总部特派郭景珊率骑兵旅赶至八道江与徐达三部兵合一处,把日军重重包围起来。于是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猛攻一昼夜未克,最后日机数架向义勇军阵地进行疯狂的扫射、轰炸。郭景珊司令用数挺机枪集中火力仰射,当场击落敌机一架。但最后由于日军不断开来援兵,一时难能攻下,于是奉总部命令撤围,向扶松、蒙江转战。

辽宁民众自卫军自桓仁誓师以来,坚持战斗半年之久,各部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收复东边十余县,声势远震全国。到1932年10月11日,日军向东边道各县发动全面进攻。兵分三路:西路由千金寨进攻新宾;南路由宽甸太平哨进军;东路出朝鲜渡过鸭绿江,指向通化。此后虽各路义勇军经历数次顽强抵抗,但由于抗日形势的变化,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剿”,各路抗日军孤军无援,而遭致失败。

转战辽沈北部地区的抗日义勇军

活动在沈阳附近和辽宁西北地区的抗日义勇军,也极活跃。在这一地区与日伪军进行坚决战斗的最早有高文彬、韩色旺、包善一等人,他们受到张学良派遣成立“辽北蒙边安抚行署”并组织抗日武装。此外还有第九路军于德霖部;第十四路军张士林部;第十五路军贾秉彝、刘翔阁部;第二十一路军赵殿良部;以及刘海泉、金山好、不服劲、长江好等绿林抗日武装。九一八事变后,他们一直转战在沈阳、开鲁、通辽、铁岭、康平、昌图、四平和怀德等广大地区。活动在这里的各路抗日义勇军,他们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日伪军展开殊死决斗。从1932年开始到1933年初,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大小战斗有百余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次袭击沈阳城、开鲁保卫战、通辽、康平、辽源之战、金家屯镇的争夺战、通江口之战、法库之战等。

吉林省抗日义勇军的斗争

吉林省边防长官公署卫队团长冯占海反对熙洽叛国投敌,率部奋起抗日,辗转于吉敦路和舒兰、五常一带,揭开吉林省武装抗日的序幕。依兰东北军陆军独立旅长兼依兰镇守使李杜,联合中东路护路军司令丁超,成立“吉林自卫军”。东北军旧部赵毅、宫长海、邢占清等人纷纷率部抗日,在五常、拉林、双城(今均属黑龙江)和榆树等地抗击日军。吉林自卫军在哈尔滨保卫战中与日军激战五日后撤出,转移至巴彦、宾县,吸收哈尔滨以东各县抗日武装,使总数达5万余人。1932年2月,东北军营长王德林建立“吉林国民救国军”,接连攻克敦化、蛟河等县城,部队发展到近2万人。

吉林省义勇军鼎盛时期发展到15万人。其中,以李杜为总司令的吉林自卫军,3月份在夹信子、桶子沟(今均属黑龙江)等地抗击日军。4月初,该部5万余人从依兰(今属黑龙江)出发,分兵三路反攻哈尔滨,战斗月余。因依兰失守,部队减员到2万人,遂转至梨树(今属鸡西市)一带开展游击战。此时,冯占海部改称吉林救国军,在反攻吉林、攻占拉林等战斗中,部队发展到7万余人。以王德林为总司令的中国国民救国军于3月在镜泊湖地区连续组织伏击战,并取得宁安、敦化等战斗的胜利,部队扩展到6万余人。在吉敦路新站驻军,吉林省陆军步兵第二旅王绍南部田霖,愤于日寇暴行,在当地举行武装起义,联合绿林成立“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活跃于桦甸一带,由吉林一直战斗到热河。吉林抗日义勇军在战斗中迅速发展,与日伪军苦战一年多,大小战斗不下500余次,毙敌万余人,攻克城镇30余座,控制吉东13县。特别是中共满洲省委派周保中、李延禄等同志参加领导吉林抗日义勇军活动后,吉林省民众抗日斗争形势,得到飞快发展。

黑龙江地区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马占山率领的江桥桥抗战,拉开了黑龙江地区武装抗战的序幕。

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在齐齐哈尔以南嫩江桥一带奋战月余,抗击日伪军进攻。尔后撤至海伦地区,吸收各抗日武装组成义勇军约5万人。至1932年2月底,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近20万人,在各地开展游击战,打击日伪军。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总司令部于1932年5月在海伦成立,马占山任总司令,共8万余人。该部于呼海铁路(呼兰—海伦)、齐克铁路(齐齐哈尔—克山)沿线频频出击,在松浦镇、安达、海伦等战斗中取得战果。此时,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的“胡匪”和“绿林好汉”纷纷加入义勇军。当时著名的“胡匪”李海青,联络各地“绿林好汉”,在肇州丰乐镇仅月余招集三、四千人参加抗日。后编为黑龙江省民众救国军第三路军。9月,海(拉尔)满(洲里)护路军总司令苏炳文宣布抗日,建立东北民众救国军,所部3万余人在富拉尔基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10月,马占山率部反攻齐齐哈尔,使日伪军惊恐不安。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后期斗争

日军为消除蓬勃发展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对自己的威胁,于1932年秋冬先后动用共近20万日伪军警,分别对各地义勇军进行大“讨伐”。在强敌进攻下,东北义勇军由于自身存在的许多弱点,加之得不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援,致被各个击破,大多数主要领导人脱走,部队大部瓦解。计有14万余人伤亡,4万余人投降、被俘,6万余人脱走;万余人随马占山、苏炳文、李杜、王德林等人退至苏联境内,后赴新疆;近5万人转入热河参加抗战;还有15万余人在东北坚持斗争。义勇军在日军“讨伐”时分散潜伏各地。1933年春夏,日伪军暂停“讨伐”后,义勇军又重新聚集起来,恢复活动,继续战斗。其中保持原组织系统的7万余人,分散各地山林的义勇军6万余人,另重新组成的义勇军2万人。此时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动接受中共的领导,一部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一部与抗日联军联合战斗,一部继续独立战斗。其中辽宁省义勇军5万余人,多次打破日伪军“讨伐”,一部分坚持到1936年,尔后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第1、2军。另千余人战斗至1938年冬。吉林省义勇军6万余人,英勇战斗数年,后余部改编为抗联第4、5、7、8、9、10军。另数千人战斗到1940年。黑龙江省义勇军2万余人坚持斗争数年后,余部加入抗联第3、6军和改编为第11军,还有少部分战至1940年。热河省义勇军2万余人,在热河沦陷后继续战斗,有近千人坚持到1940年前后。 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日斗争十年,战斗2万余次,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伪军6万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义勇军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东北义勇军的英勇战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立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