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背景
发布日期:【2016-08-18 10:53:51】 浏览次数:【3376】

1941年,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提出了对外侵略的南进计划,企图争夺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12月7日,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海军。至此,美国正式同日本宣战。为阻止日军在东南亚的侵略扩张,以美国为主要力量的盟军部队,同日军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展开激战。由于当时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错误地判断了战争形势,低估了日军的作战实力,造成盟军部队陷入日军的重重包围,情况万分危急。为保证这位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不在战场上被俘或战死,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签署调令,将他调离战区前往澳大利亚后勤基地。任命美国陆军中将乔纳森温莱特为巴丹战区的最高指挥官。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盟军部队伤亡惨重。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巴丹前线的守军爱德华金少将首先向日军投降。万念俱灰、孤立无援的温莱特为了保全将士们的性命,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请告诉全国,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够做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他的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的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随后温莱特将军率15000名的美菲联军被迫向日军投降。

至此,在太平洋战场上被日军俘虏的战俘人数已达9万多人,这次投降也成为美军军事史上最大的失败。与此同时日军又占领了泰国、香港和马来西亚,俘获了大批的盟军战俘。

面对数量众多的战俘,日军首先是将他们关押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奥德内尔战俘营,随后又将他们分散关押到被日军占领的各大殖民地,从事繁重的劳役。随着日本战线的延伸,日本政府全面实施“以战养战”政策,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战俘生产大量的军工产品,1942年10月7日,日军挑选2000名技术型盟军战俘,乘坐日本的地狱之船“鸟取丸”号,从马尼拉出发途经台湾、韩国,横穿朝鲜,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 1200多名战俘抵达到了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