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背景
发布日期:【2016-08-18 13:43:39】 浏览次数:【3177】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联承担了日本战俘的监管工作。从9月初开始,苏联红军将大批日本关东军战俘陆续押送到西伯利亚各地战俘收容所进行监禁和强制劳动。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战犯问题提到日程上来。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达成移交日本战俘的意向。毛泽东与周恩来访苏归来后,即把具体负责接收管理日本战犯的工作交给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同时,周恩来总理还指令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高岗组成了以他为组长的 “东北战犯工作领导小组”,来协助具体接收管理日本战犯工作。

为了更好的对日本战犯进行改造,中央多方考察,最后决定将抚顺监狱改造为战犯管理所。

1950年7月初,东北军区公安部部长汪金祥开始组建战犯接收工作团。经过挑选,确定由熟练俄语的东北人民政府外事局局长陆曦任团长。负责接收日本战犯的工作人员确定后,大家进入到了紧张的接收日本战犯的准备工作。7月19日,在绥芬河车站举行了战犯移交程序。21日凌晨3时,达押解战犯的目的地,抚顺车站。969名战犯拿着自己的行李在看守人员的带领下车。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战犯管理所,开始了人生中难忘的改造生活。

初到管理所的日本战犯内心恐惧害怕中国人对他们报复,外表表现得极为猖狂。针对战犯的思想波动,战犯管理所工作人员仔细分析战犯的心理,经常组织战犯听报告、听广播对战犯进行教育引导,并且不断加强改造学习,组织战犯在学习会中进行心得交流,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战犯们的思想。曾发誓以死效忠日本天皇的“鬼将军”藤田茂,在管理所工作人员的努力改造下,终于交出了认罪书。藤田茂的悔罪行为,使很多战犯的心理受到了影响。

管理所除了注重战犯的思想教育外,对战犯的生活也采取了人道主义管理。尽管当时新中国生活水平不高,管理所克服条件为战犯提供可口的饭菜。对于生病的战犯,管理所的医务人员进行积极的治疗。具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到1964年,抚顺战犯管理所14年治愈各种病患485人。为了丰富战犯的生活,管理所还组织战犯排练文艺节目。管理所对战犯的善言、善导、善行,使战犯们的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

为了让这些战犯们体验到新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毛主席提议让战犯们走出去,接受社会参观教育。这张照片就是战犯在管理所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等地。在各地参观的过程中,战犯们改变了他们过去对中国的印象,确立了新中国伟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