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部落
发布日期:【2016-08-26 10:03:22】
浏览次数:【2310】
日军在进行军事“讨伐”的同时,为了切断人民群众和抗日武装的联系,切断群众在物质上对抗日联军的支援,采取了一系列所谓“治本”措施。建立“集团部落”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集团部落”四周挖有很深的壕沟,壕上修筑土墙,并围上铁丝网,四角修有炮楼,安插警察特务监视每一“部落”。每一个“集团部落”里平均集中130户到150户居住,只设一个出入口,出入要搜身检查,出新居住证明书登记,种地也不许远离“部落”。1935年,根据伪奉天省、安东省的《东边道复兴计划》,在辑安、兴京等地建立“集团部落”,与此同时,伪吉林、滨江和三江各省也开始建立。到年底,“集团部落”共达1172个。1936年,日伪当局拟定了《治安肃正三年计划》,加紧建立“集团部落”,据《满洲国警察史》记载,这一年共建“集团部落”3261个。1937年又建4922个,到1938年共达12565个。1939年底增到13451个。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长古海忠之1954年供认:“实行所谓‘匪民分离’政策,在南起宽甸、北至抚远长达1000余公里,广及39个县、旗以及热河省沿长城一带的广大地区划分‘无住地带’和‘集团部落地带’,把500万以上的农民赶入‘集团部落’,‘集团部落’的总数达14000个。”整个东北因“集团部落”而受害者达500万人以上。每个“集团部落”都有被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