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发布日期:【2016-09-05 13:44:07】
浏览次数:【2405】
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38年6月,八路军一部挺进热河省会承德附近,开辟了冀热辽根据地,同年,八路军120师一部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1942年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合并为晋绥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4月开始,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分别在粟裕、陈毅、罗炳辉、谭震林等人的领导下,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新四军的迅速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构成了对日军的致命威胁。因此,日军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连续“扫荡”、“蚕食”、“清乡”、“治安强化”以及“囚笼”政策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企图彻底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作战。新四军第3支队展开了反“扫荡”作战,历时20天,歼敌450余人。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也粉碎敌人的多次“扫荡”,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