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的“治安肃正”与“讨伐”及抗联1军的反“讨伐”斗争

作者:张 泓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自1936年开始,日伪当局经过周密策划,制定了从1936年4月至1939年l0月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并调集大批日伪军向抗日联军进行疯狂的大“讨伐”,从抗联l军进入辽宁境之后,日伪的“讨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企图在三年内彻底肃清在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

日伪的“治安肃正”与“讨伐”

《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规定,第一年度为1936年4月至1937年3月,“肃正”的重点地区是滨江、吉林、间岛、三江,特别是饶江及汤原等省。第二年度1937年4月至1938年3月,强化第一年“肃正”的地区,根据第一年度成果,除特殊地区外,并为在全满开展“肃正”工作做好准备。第三年度具体时间未定,根据第二年度的成果,对特殊地区进行“彻底的肃正”,使满洲国全满各机关建立巩固的治安基础。该计划还提出了“治标”、“治本”和思想工作三位一体的方针。所谓“治标”,就是“歼灭在满洲国东部地区的匪贼,特别是歼灭共匪”,并且把抗联所在地区分为东北、东、中、东南、南等防卫地区。辽宁的本溪、兴京、桓仁、宽甸、凤城、安东、辽阳、抚顺等县属南防卫地区。“计划”声言,要对上述地区“彻底地实行治本工作”。所谓“治本”,其重点就是“实现匪民分离”,“有计划的组成集团村落,设定无人区,完成警备道路、通讯网”,组织自卫团,实行经济封锁,以断绝抗联与民众的血肉联系。自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末,日伪在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后,首次开始了对重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力镇压,这就是所谓“东边道独立大讨伐”。由伪军独立进行,故名之日独立大“讨伐”,但实际指挥者,是担任伪满军政部最高顾问的佐佐木到一少将,和以他为首的主要由关东军军官组成的“讨伐指导部”,且有关东军飞机参加。

10月1日“讨伐指导部”设于通化,指挥者是担任伪满军政部最高顾问佐佐木到一少将、伪军第l军的河崎大佐、伪军政部下山大佐等参加。任伪第1军管区司令官于琛徵为总司令,调集伪第1军管区的主力,以及第2、第3、第5军管区兵力和伪靖安军、伪宪兵等,总兵力约27000人,同当地日伪军相配合,轮番扫荡和残酷“讨伐”抗联及其他抗日军。划定“无人区”,大搞归屯并户,把通化、柳河两县以北,抚松、?江两县以南,辉南、金川两县以东,临江等县以西的山林地区,划为所谓“无居地带”,强令这里零散居民迁入“集团部落”,断绝抗日联军的粮食来源。在东边道北部即通化地区,指使伪军在通化、辑安、临江、长白、抚松、?江、辉南、金川、柳河9县,实行“北部东边道治安工作”,也就是“东边道独立大讨伐”。时间为1936年10月—1937年3月末。“讨伐”目标是原在通化地区活动的王凤阁抗日救国军,和来自吉林和延边地区的抗联部队。当时这一地区是抗日武装最活跃的地区,即日伪当局所称之治安“癌症”地区,因而特别部署这一行动,并广泛动员日伪各机构参加。在这次“讨伐”中,王凤阁惨遭杀害,其抗日救国军遭受致命损失,但抗联各部依然如故。关东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因而对抗联等的武装镇压继续进行。

在这次历时最长的残酷“讨伐”中,日军到处烧杀,制造了一系列惨案。1936年7月15日,驻山城镇日军司令官铃木大佐,以日军矢岛队等进山“讨伐”时在通化县雷家小坎(现改名为“打死鬼子坎”)被抗联l军痛击为借口,把通化县白家堡子周围东至德胜岗,西至窑鹿子沟,南至黑瞎子沟,北至大荒沟南门外大杨树,方圆约150里的地方划为“通匪区”,令中山大尉带领一个日军中队闯进这个区域,见房屋就烧,见人就抓就杀。最后把无辜居民强行驱赶至大荒沟南门外东山脚,用战刀砍杀,用机关枪扫射,共屠杀和平居民370余人,造成了骇人听闻的白家堡子惨案。

1939年10月至1941年3月,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统一指挥由日伪军警共同组成之野副讨伐队,在东南部地区,即通化、吉林、间岛省境内,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一场大规模血腥“围剿”。这次行动按其魁首一般称为“野副大讨伐”,同时亦有“东南部治安肃正”和“三省联合大讨伐”之称。1940年2月,抗联领袖杨靖宇在敌人的“讨伐”中被杀害。从此,野副“讨伐”转入对抗联杨靖宇、魏拯民、陈翰章等部的围剿。日伪的这次行动,使抗联第1、2路军遭受很大损失。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甚至日伪当局也不得不承认“共匪活动的基础在于贫穷饥饿的农民,共匪正在通过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其活动以扩大势力”,“共匪仍然有顽强的抵抗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①。所以,敌伪认为,“治安肃正”“最重要的是匪民分离” ②。为此,日伪当局在进行大“讨伐”的同时,自1936年秋开始,在辽东等地大规模强制推行“集团部落”政策,就是将分散居住的农户迁至指定的村屯,在指定地点建立集中的居民点,归户并户,割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断绝其供给。这一政策从1933年在东南满地区开始实行,1934年全面推开。日伪派出所谓“治安工作班”,配合“讨伐队”强行把游击区外的群众赶出去;迁到指定大屯,然后把原来的村庄一律焚毁,拒绝迁走的尽皆杀害。从1936 年日伪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后,强化了法西斯统治,加紧建立“集团部落”,1936年共建立3261个,1937年建立4922个,1938年建立1256个。1938年以后,抗联各部不得不转移到深山密林中,建立密营,继续坚持艰苦的抗日斗争。

抗联1军的反“讨伐”斗争

为了粉碎日军“治安肃正”和大规模的军事“讨伐”,1935年秋,1师参谋长李敏焕率160余人智取桓仁六区窟窿榆树伪警察署。这年冬,杨靖宇率第1教导团(原来的骑兵教导团改编的)来到桓仁八里甸子臭里头,此后军部教导队和1师攻打了碱厂。又过岗山到了四平街,消灭了从通化大泉源来的20多个日军。这年冬,军部在河里过春节。

日军在对第1军进行疯狂军事“讨伐”的同时,派遣特务打入1军内部,从事破坏、暗杀、策反等活动。为了纯洁队伍,打击日军的破坏阴谋,第1军从1935年冬开始进行了锄奸斗争。当时杨靖宇率领1军军部直辖部队在辽东的桓仁、宽甸一带活动,从各方面的情报获悉,混入1军的特务、奸细分子,正在策划一起谋杀军部领导干部和把教导3连拉出去叛变的阴谋。1935年农历11月,杨靖宇率军部教导1团和警卫连,从金川县(现辉南县)出发,路经通化县、辑安县境,来到桓仁县山区八里甸子北沟(可能叫汗川沟),部队在这里进行休整。期间军部组织发起一场题目为“政治和武器哪个重要”的大讨论。农历12月,部队向西北方向直奔四平,军部来到桓仁县四平街驻进姜家大院。杨靖宇立即召开了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当晚采取行动粉碎敌人的这一阴谋。并派高大山参谋长指挥军部教导团对教导3连进行缴械,分别逮捕了军部司号长、保卫连1排长和教导3连连长、教导3连教官以及3个排长等20余人,顺利的平定了一场即将发生的叛乱。经过审问,弄清了事实真相,教导3连连长、司号长等几个人,通过“哗变”的形式混进革命军队伍;教导3连的教官原来是伪军的中尉副连长。1935年秋,1军在桓仁摇钱树岭驻扎时,装成贩盐的人参加1军,他是策动教导3连叛变的主谋者。这伙奸细还拉拢和蒙蔽了一些人,预谋在当晚午夜12点钟动手,刺杀1军军部各主要领导,把1军搞垮。因此军部决定对奸细、特务等进行处罚。③军部召开了全体官兵大会,军首长对逮捕的奸细分子进行了分别处理,对教导3连连长、教官、军部的司号长、关号兵、警卫连1排长等8人宣布了罪状,当场处决。对受蒙蔽利用的,给足路费让他们回家。军部对教导团也进行了整顿,从1师5团抽调了一个连,改编为教导3连。之后,1师也按照军部的指示进行了除奸斗争。通过这次斗争,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破坏活动,纯洁了队伍,这是l军取得反“讨伐”斗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日军为扑灭东北抗日烈火,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用瓦解抗联的手段。长岛工作班和东边道支部,经常出入于抗联活动区,从事“讨伐”和间谍特务工作。兴京县伪警务科绪芳忠雄就是一个策反抗联的骨干。长岛工作班的头子长岛玉次郎,调到伪间岛省后,这个工作班就改由富森雄次郎和绪芳忠雄领导。他们经常同抗联打交通,搜集情报、派遣奸细和特务,对抗联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秘密策反与瓦解,以及招降抗联队伍等。

1936年秋开始,桓仁县日本宪兵队、特别工作部和各警察署的大批特务,专门对抗联收编或与抗联结盟的义勇军和土匪进行收降工作。他们胁迫城镇绅士下乡作保,还采用封官许愿和金钱收买等办法进行诱降。在抗日斗争日趋险恶的形势下,义勇军和绿林队伍中的一些人动摇起来。1937年2月21日,桓仁县警务科下令,各警署把所有被收降人员于第2天送到县城,领取“证明书”,各警署如期把被收降人员送到警务科。23日,日军守备队强迫事先抓到的劳工和几个当场抓到的行人在浑江上凿成大冰窟窿。接着,从上午l0点左右开始用4辆汽车把被收降人员分批拉到冰窟窿附近,日军将被收降人员逐个挑死后填进冰窟窿中,血水染红了浑江冰面。以后几日,又陆续填江或由下边各警察署枪杀了一些当时没到县城的被收降人员。拐磨子伪警察署长朱文元带警察抓了12人,于25日在老黑漫子全部枪杀并填入富尔江。二户来伪警察署长黄金兰于24日在二户来南门外枪杀11人。沙尖子警察署在马圈子枪杀十几人。总计在这次骇人听闻的“西江惨案”中,日军共杀死了500余人。

1936年冬,由铧尖子伪警察署长栾仁居(外号“兰豆包”)直接参与,日军在铧尖子小东沟里枪杀了四五百人,内有被劝降的义勇军和绿林队伍,也有无辜的百姓。同年,张元礼等人到受l师改编的绿林“海山”、“清山”、“西北海山”、“北连好”等部中进行劝降,致使百余人到桓仁县警务科投降。冬,被编入l师4团的桓兴农民自卫队1分队在兴京县与日本守备队作战失利,分队长赵文喜牺牲。同年冬,杨靖宇率1军军部、教导团等队伍来到老秃顶子密营,与1师游击连等会合,驻扎在密营中,日军闻讯即调集兵力并令其收降的绿林队伍前来偷袭。

1937年1月,长岛工作班跟踪1师主力部队到了本溪县,将工作班设在碱厂。4日,桓仁县伪警务统治委员会特别工作班、特别挺身队、野田讨伐队等于桓仁县六、八两区逮捕了反日会成员李喜门等7人。同月,1师副官李向山在桓仁县海清伙洛的黑瞎子望(现属新宾县)密营中养病,被日军网罗的特务康太贤、田宝昌2人探知,康、田带日军和警察把李向山逮捕,然后将他所在密营一炬焚毁。李向山不久被送到沈阳日军监狱,后牺牲在狱中。2月l0日,是我国传统的大年除夕。宋铁岩率l师西征,途中因肺病加重返回和尚帽子密营休养,为了让终日征战劳累的指战员过好年,他特意组织战士们扭秧歌,指战员心情十分愉快。次日,日伪军将密营四面包围。在突围撤退过程中,宋铁岩终因身体久病虚弱,行动困难,在越过一个小山冈时中弹牺牲。

1937年,日伪军对安东及奉天省东部,进行重点地区“讨伐”,并组成由长岛玉次郎为班长和叛徒冯剑英等22人的特别工作班,配属于日本黑崎游击队,在本溪、桓仁、兴京诸县内,专门从事破坏、瓦解中共南满省委及抗联l军1师的活动。兴京地方党组织活动受限,基层党组织由于“集家归屯”和敌特的追捕而转移或失散,1937年末基本上解体。中共兴京县委驻地红庙子哈塘沟地区屡遭日军的侵袭,县委主要领导人则随同地方游击大队仍坚持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军更加紧了对各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围剿”。1937年7月25日,抗联第l路军总司令部发布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号召各地的抗日义勇军“马上参加抗日联军,为恢复中国之东北而战”,朝鲜革命军在宽甸县鸦露河加入了抗联,编入了第1路军独立师。至此,抗联第1路军由东北人民革命军、义勇军、朝鲜革命军、自卫队、救国军以及各种抗日军所组成。由于日军“讨伐”战事频繁,部队减员较多,又得不到休整,至8月16日,3师参谋长杨俊恒调军部工作,协助杨靖宇主持军务。10月,3师师长王仁斋在清原县钓鱼台遭日军袭击而英勇牺牲。同年冬,3师政委周建华在开原、西丰、清原交界的夹河山与日军遭遇,在战斗中牺牲。

1937年春,桓仁县川里农民自卫队被日伪军击溃,大部分人员各自回家隐藏起来。7月,日军在本溪县把大小套峪两道沟里的房子共278户人家尽数烧毁。9月26日,1师战士李万荣等十人在特务的诱降下到本溪县碱厂向日本长岛工作班投降。10月,杨靖宇率军部队伍在本溪县大青沟歼灭日伪军30余人。并在本溪县红土甸子的红通沟,痛歼日军牛岛部队,打死牛岛队长以下60余人。11月中旬,杨靖宇率军部队伍到本溪县大石湖与1师会合,日军喜多守备队百余人跟踪而至,被抗联部队击垮。次日,军部和1师行至老边沟,埋伏在沟旁的山上,派小部队巧妙地引敌入网,经一天激战,打死日军40余名,缴获大枪40余支,子弹4000余发,掷弹筒1支。12月中旬,1军军需部长兼1师政治部主任胡国臣、1师4团团长隋相生、1师军需部1分队长甄宝昌等近40名战士在桓仁县外三堡洋湖沟的倒木沟密营中宿营,因天亮前站岗的战士拢火取暖被敌发现,导致密营被包围。在突围战斗中,胡国臣负伤,后与甄宝昌及20多名战士冲了出去,隋相生率几名战士奋力抗敌、掩护突围,最后壮烈牺牲。这一密营随之被敌人破坏。几天后,洋湖沟门南满省委机关的印刷所被敌人破坏,省委秘书处长李永浩和秘书处编辑主任傅世昌事先转移。21日,胡国臣在洋湖沟里的黑坑大地密营中养伤时,他的一个传令兵叛变,带日伪军把他抓走。胡国臣贪生怕死,不久叛变。

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为决定春季以后的行动方针,补充以战事而损失的干部,协议决定队伍的编制,开辟新的游击区,反击日军对抗联的军事进攻,于1938年2月11日带领第1军从桓仁县大荒沟北上向辑安老岭山区移动。

1938年2月13日,南满省委宣传部印刷主任反帝(李永浩)等5人,在桓仁县大恩堡南方四公里之小通天沟密营处,与敌黑崎游击队激战,不幸牺牲。在这里,抗联1军参谋长安光勋被捕叛变,全盘供出了抗联1军的秘密,致使1军的一切行动受阻,地方各种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胡国臣、安光勋2人投降后,日伪军对抗联游击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破坏,由于叛徒出卖,南满省委机关遭到了严重威胁。25日晚11时许,南满省委秘书处编辑主任傅世昌在桓仁县柞木台子一家农民家吃饭时被八里甸子伪警察逮捕。3月1日,傅世昌被移送到长岛工作班,安光勋、胡国臣2人轮番对他劝降,他被迫写下自供书。5日午后2时,傅世昌在长岛工作班密探室继续写口供时,偷偷写了份遗书,痛斥安光勋和胡国臣的无耻叛变,追悔自己的变节行为。尔后,趁看守不备,用其手枪自杀。是月,桓仁县委宣传部长朴金华在普乐堡密营中养病时被俘,桓仁县委书记李明山因屡受追捕,转移至外三堡一带,至此桓兴县委活动被迫停止。3月10日,由于叛徒安光勋的出卖,日军在桓仁县四区前牛毛沟西岔挖掘到南满省委隐藏物资的洞窟,得到重要书籍文件及印刷机、照相机等106件物品,引起1师少部分人的思想动摇,开始出现开小差的战士。4月,日军从碱厂、赛马集、小市等地调集1000多伪军,兵分三路对和尚帽子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围剿”。从小市方面袭击和尚帽子的日军在进攻前,先从胡家堡子派当地农民去大青沟、宋家街一带出探,然而他们派出的“密探”大部分是与抗联有联系的人,他们不但没有向日军报告抗联的真实情况,反而把日军准备“围剿”和尚帽子根据地的情报供给了抗联。抗联第1师接到情报后,立即组织兵力,设伏大青沟,准备打个漂亮的伏击战。12日,日军进入抗联的伏击圈。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俘虏伪军40多人,打死日军军官3人,伪军5人,缴获平射炮1门,炮弹32发,轻机枪l挺,七九步枪17支,手枪2支,子弹4000余发,军衣29套。日军怀疑内部有人通共。首先追查到胡家堡子伪警察分所所长孙烈钧的责任,要治他的罪。孙烈钧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向赛马集伪警察署的日本驻军报告,说当地的屯、牌长“通匪”,并列出了名单。日本人接到报告后决定对根据地的人民进行大屠杀。4月20—30日,刘汉臣、李士仁、刘德福、李永宝、王喜德、韩德山、黄文德、谢会清、赵长山、朴玉茂、李明发等30多位屯长、牌长和群众被残酷地杀害,这就是著名的“赛马惨案”。1938年6月中旬,1师3团团长侯俊山产生畏难情绪,散布离队回家言论,经全师指战员一致决定将其处死。

安光勋、胡国臣2人还直接向1师师长程斌发出劝降信。在长岛工作班和黑崎游击队胁迫和诱降下,程斌终于背叛了祖国和民族,于1938年6月29 日,在本溪县碱厂附近率部分士兵投降。随之命

令部队下山投降,并枪杀了反对他投降的3团政委茨苏,于当日裹胁1师师部及保卫连61人向长岛工作班投降。程斌又派人上山通知1师其余人员随他投降,结果3团、6团的少部分人员陆续下山投敌。这次随程斌投敌的1师人员总计达115人,向日军缴械步兵炮1门、手枪72支、子弹6000余发。7月31日,在本溪湖小学公开履行了投降变节仪式。程斌表示:“益感皇恩之可戴,悔前非而归顺”。程斌担任过第l师师长兼政委,柳河县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第l师政治主任等职。他的投敌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程斌不仅了解抗联的战略战术,也知道密营的分布及粮食、武器、弹药的储藏情况,地下组织系统。抗联l军陷于空前危机。

程斌投降后,被日军封为森林警察大队长。他率领伪警察队,大举向第1军“讨伐”。对坚持抗日斗争至死不降的1师3、6团以及游击连、特务连等进行多次攻击,使其损失很大。特别对1师的密营、医院、粮库等逐一烧毁。其他敌伪军警也乘机配合行动。7月25日,平顶山伪警察署就依照程斌的供词,将1师大东沟密营破坏。中共桓兴县委被迫停止活动。

由于程斌叛变,抗联游击区到处呈现白色恐怖。桓兴边界一带各伪警察署门前都摆着抗联战士的人头,附近的树上也挂着人头,有时他们把人头串成一串,抬着和挑着游街示众。

1938年,日军向东北抗联展开了“总体战”,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讨伐”,妄图一举扑灭东北土地上的抗日烽火。在本溪地区,自2月起,日军开始重点“讨伐”抗联1军1师。他们调集了岩松、米岗、神本、石津等主力部队及黑田游击队及长岛工作班,配合各地的守备队、伪满洲兵,向l师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企图置l师于死地。活动在本溪地区的抗联1师从此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根据地不断遭到洗劫,军事密营陆续被破坏,给养发生极大的困难,活动区域逐渐缩小,部队屡次受挫。

1938年6月初,东南满党代表与抗联第1路军高级干部第二次会议在吉林省辑安县老爷岭召开。杨靖宇在会上做了政治形势和军事任务的报告,提出由1军再次组织西征计划。但会议结束不久,传来程斌投降的消息,未及布置的西征只好放弃。杨靖宇再次召开第1路军将领会议,分析了在当时形势下1师的处境,决定将第1路军整编为3个方面军,以1师剩余部队为主,组成第1方面军,由曹亚范担任第l方面军的指挥。同时决定放弃本、桓抗日游击根据地,第1路军的活动区域重点转向长白、?江、桦甸、抚松一带,1师剩余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转移到上述地区,与第1路军主力会合。

1938年7月12日,原1师后方队长邓义有带19人在本溪县赛马集(现属凤城县)向日军本溪县特别工作班投降。

1938年7月,l师军需部1分队长甄宝昌率30余人的队伍活动在桓仁县外三堡(现属本溪县),拒绝来自各方面的劝降,并到兴京县的西河掌、马架子等地寻找抗联主力部队,未能如愿。不久1分队再度回到外三堡,在洋湖沟与受1师改编的义勇军高维国部会合,两支队伍共计百余人。此时,程斌见劝降未成,便带日伪军前来围剿1分队。甄宝昌和高维国决定避敌锋芒,经麻户、赵家堡子、高官寨等地到本溪与沈阳交界的歪头山、姚千户一带活动,准备筹集冬装和粮食,以供越冬。但因敌人封锁太紧,部队活动困难,1分队与高维国部分手,返回兴京县的西河掌、东小堡一带活动。10月,1分队被日伪军包围在马架子,一人被俘,余者冲出包围,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同月,1师6团祁排长和宣传科长常靖带领30多名坚决不投降的战士离开程斌,继续坚持在本溪地区同日军斗争。7月中旬,祁排长同其他十几名战士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8月15日,原1师副官常伯英等16人在沈阳县第三区南长岭子向日军福本部队谷村工作班投降。

1938年秋,1师剩余部队根据上级指示陆续撤离本溪地区,实行战略转移。9月,l师4团4连(亦称后方连)指导队马广福率连队从桓仁县出发,到辑安县蚂蚁沟里找到1军军部。同时,1师3、6团的小股部队从本溪县起程,到辑安县境内与1军军部会合。10月,1师游击连从桓仁县仙人洞沟奔川里与全秀花指导员带领的特务连会 合,接到军部送来的转移通知,于是2支部队一起出发,经黑石头沟奔五女山,与马、于指导员领导的2支游击队会师,4支队伍合起来共200余人,共同受原桓仁县委书记李明山领导。李明山带领这4支队伍在深山老林里行进,到辑安县粑粑沟子,天已降雪,第1路军参谋长韩仁和在那里迎接了这支历经磨难得以保存的抗日力量,到金川县河里与第1路军总部会合。

1939年5月,1师军需部1分队甄宝昌带近10名战士离开兴京的西河掌,经桓仁的仙人洞等地到吉林省桦甸一带找到l路军总部。这是在本溪地区经过的最后一支l师部队。从此l军队伍全部离开了本溪地区,转入吉林?江等地,继续坚持更加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抗联一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英勇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党中央给予了充分和高度的评价,1938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发出了给东北抗联和杨靖宇的致敬电,称赞抗联是“在冰天雪地与敌人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党史所)


①伪满洲国军政部:《满洲生产匪之研究》。

②[日]关作命第九九五号(附件)。

③《王传圣同志讲述抗联1军军史(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