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基础和深刻内涵

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基础和深刻内涵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8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1]

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对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八年历史的研究,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14年的历史研究不够。我们这次关于抗联精神的研讨会,就是加强对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研究的重要举措。

东北抗日联军(包括他的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军、各地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东北抗战的主力军,孤悬敌后,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东北地区独立坚持14年之久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而且东北抗日联军广大将士在抗日战争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文试就抗联精神的历史基础和深刻内涵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关于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基础

抗联精神,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其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在东北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形成的。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组织抗日武装,把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影响下,驻扎在东北的部分东北军、东北各界民众和东北义勇军点燃了抗日烽火,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队英勇善战,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9月到1936年2月,先后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至第6军,推动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歼灭了大量日伪军,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讨伐”。东北人民革命军发展到6个军共6000余人,抗日游击区也扩展到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40余县,为进一步开展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更沉重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适应反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更有力地打击日、伪军的“讨伐”,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2月到1937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已编成10个军、1个独立师,约3万人。

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麓、鸭绿江畔,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辽阔地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作战数千次,挫败和打破了敌人上百次“讨伐”,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抗日游击区,游击区域扩大到东北70余个县境内,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推向高潮。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的斗争,沉重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战略上延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方针是先攫取满蒙,再占整个中国,进而称霸亚洲和世界。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各抗日武装,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歼灭了大量关东军。据日本陆军省于1936年3月18 日公布的资料: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关东军战死4200人,伤病者17.3万人。到1937年9月的6年来,关东军在东北死伤达到17.82万人。关东军头目本庄繁、植田谦吉都曾为日军付出的惨重代价感到“最为遗憾”。关东军苦于东北抗日武装“日益发展和活跃”,不得不分散各地疲于“讨伐”。日军入侵华北,急需关东军的支持,但因为东北“目前治安之现状,尚需在关东军武力统治下才能谋求恢复”,使得关东军无力支持华北,[2]从而打乱了日军的全面侵华计划。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歼灭了大量日军,在战略上延缓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支援、鼓舞和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在战略上配合了全国的抗战。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任务由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转变为从战略上配合全国其他抗日战场共同抗战。在全国抗战形势的鼓舞下,东北抗联的作战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出击,抗日游击战争深入发展。仅据日、伪统计,东北抗日武装1937年出动2.54万次,累计人数1035.55万人次;1938年出动1.31万次,累计人数46.88万人次;1939年出动6547次,累计人数18.6万人次;1940年出动3667次,累计人数13.26万人次。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据日本厚生省战后调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东北死亡约4.6万人,加上伤俘病者将达到13.2万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同时迫使日军在大举进攻关内的同时,不得不多次向东北增兵。到1937年底,驻东北的关东军兵力达5个师团,占当时日本陆军(24个师团)总兵力的20%,占当年侵华日军的24%;到1939年,已达9个师团,占当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2%,占当年侵华兵力的26%;1940年为11个师团;1941年为13个师团,约80万人,占其陆军总兵力的25%,占当年侵华日军的37%。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3]

东北抗联的斗争,打破了日军“北进”的计划,从战略上配合了苏联军队,使其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东北抗日联军在松嫩平原和东部边境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主动出击,牵制和打击了大量日军,从战略上配合苏联军队的卫边作战,对保障苏联远东地区边境安全也起了重要作用。向北进攻苏联,是日本侵略国策的重要目标之一。1936年6月,日本在修订的“国防方针”用兵纲领中规定:“陆军以苏联远东兵力为目标。”它的作战计划提出“始终以对苏作战为主体”。由于东北抗日战争拖住了日本关东军,打乱了它的战略布局,其进攻苏联的计划始终未能实现。日本的研究机构公布的资料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满洲人民的反满抗日斗争,最尖锐地暴露出来了…… 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准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也未得到进展。”[4]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进行“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准备“北进”侵苏,亦因其深陷中国战场而力不从心,未敢轻举妄动。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再北进对苏联开战,“实际上办不到”。中国的持久抗战特别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牵制并消耗日军大批兵力,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北进”的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对此,共产国际也曾指出:“满洲的游击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致使日本法西斯军队至今不敢发动反苏的反革命战争”。[5]苏联方面也承认:“在东北,日军被迫留住大量关东军”。[6]

东北抗联配合苏军进军东北,为东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日军在东北增至16个师,总兵力达90万人,继续进行更加残酷的“讨伐”。东北抗联的后方密营遭到破坏,大片游击根据地丢失,游击区缩小到不足10县,加之自然条件恶劣,部队减少到不足2000人。针对极端艰难的形势,中共吉东、北满、南满省委确定了保存实力,培养干部,坚持斗争的方针。1941年,东北抗联已与苏联远东红军建立了联系。冬季,抗联部队转至苏联境内组成南、北野营,并不断返回东北,开展侦察活动。1942年后,南、北野营合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派遣10多个小分队返回东北,在北满、吉东、东满和辽吉边区进行游击活动,侦察敌情,开展群众工作。抗联派出的小分队达300人次以上,侦察范围达东北地区30余县,基本摸清了日伪军在中苏边境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17个筑垒地域的防御体系。1945年7月下旬,苏军进军东北前夕,抗联部队又派出数百名指战员组成小分队,空降到牡丹江、磐石、长白、海拉尔、满洲里、鲁北、开鲁、索伦、赤峰等18个地区,进行战前侦察。8月9日,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引导苏军开进,保证了苏军迅速歼灭关东军,为夺取东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为抗联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抗联精神形成的本体或称母体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史。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史是抗联精神形成的母体和来源。物质决定精神。论从史出,要从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的历史中总结和提炼抗联精神。所以,抗联精神的提炼和概括要完全符合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斗争的历史,不能脱离这一历史基础。

形成抗联精神的主体是东北抗日联军,同时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以及东北其他抗日武装。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领导的东北14年抗日战争的历史,奠定了抗联精神形成的历史基础。

二、关于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

总结和提炼抗联精神,一是为了总结东北抗联抗日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二是为了传承历史,珍爱和平,开辟未来。所以,抗联精神要从历史史实中总结,实事求是,符合历史史实,不能为了现实的需要而用现实的语言提出几条,强加于历史。同时,也不能为了总结历史而总结历史,要对现实有指导和借鉴意义,要有可传承性。二者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一)、抗联精神的总结要有自己的特点

特点是事物的特质,是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不同点。所以,抗联精神的总结,要有自己的特点,要与其它精神有所区别。当然,也有共同点,因为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但要找出自己的特质。

八一精神的特质是敢于斗争,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古田会议精神的特质是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长征精神的特质是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延安精神的特质是艰苦奋斗;西柏坡精神的特质是“两个务必”。所以,抗联精神也要有自己的特质,要有自己的特点。

(二)、抗联精神的总结要有权威的理论依据

精神的总结,除了论从史出,从历史找依据,要有自己的特点外,还要有权威的理论依据,它不是凭空想象的。这些理论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这些理论依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有关决议。如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东北抗联的决议,还有党的其他的一些会议决议、决定和文献中,都有反映和评价东北抗日联军的内容。

二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对抗联的评价。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代表党中央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他们对东北抗联的斗争历来是关怀和重视的,在他们的著作、讲话中都曾作过高度的评价。另,在纪念抗战四十、五十、六十周年的大会上,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对东北抗日联军都有所评价。

三、主要当事人的回顾和总结。许多东北抗日战争的参加者、领导者都有些回忆,他们是历史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可以为我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四是权威著作的表述。如经中共中央批准出版的、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经中央军委批准出版的、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军事百科全书》等权威著作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都有记述和评价。

上述四个方面,都为我们研究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和总结、提炼抗联精神提供了权威的理论依据。我们要根据历史基础和权威的理论依据,进行抗联精神的总结和提炼。

(三)、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内涵

抗联精神的内容很丰富,有其深刻的内涵。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和有关理论依据,我认为抗联精神,应包括:奋起抵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英雄主义气概;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奋斗的革命精神;信念坚定,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等内容。

奋起抵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抗联精神的重要特征;信念坚定,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体现。

1、奋起抵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东北各民族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揭竿而起,奋起抵抗,怀着赤诚的救国之心,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在白山黑水之间掀起波澜壮阔的反满抗日的救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的抗日武装力量,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为维护国家独立、民族尊严,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承担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魏拯民、冯仲云、童长荣、赵一曼、王德泰、祁致中、汪雅臣等,他们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坚定地抗日救国,积极创建抗日武装,与日、伪军顽强作战,全身心地献身于抗日救国事业。更有许多人虽出身旧军队、绿林人士、甚至伪军官吏,却能在国难临头、民族危亡之际,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举旗抗日,献身于东北抗战。广大抗联将士在祖国和民族遭遇外敌入侵时,挺身而出,抛家舍业,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日救国的情怀。

2、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

面对高于自己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东北抗联广大将士为了民族解放、驱除日寇,始终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1933年1月,日、伪军纠集千余人,对只有150余人的南满游击队进行“讨伐”。杨靖宇率部不畏强敌,以敢于战斗的精神和灵活的游击战术,在4个月时间进行大小战斗60余次。其中最为激烈的有4次,共毙伤日伪军百余人,游击队发展到300余人,打破了日伪军的“讨伐”。1934年11月26 日,赵尚志率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200余人在宾县的学田地、腰岭子一带被日军望月、横山部队800余人包围,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气焰嚣张的日军,他毫不畏惧,指挥游击队顽强作战,击退日、伪军多次进攻,虽负伤仍组织精悍小分队,以敢打敢拼的精神冲开一条血路,率部突出重围,毙伤日、伪军120余人。抗联孤胆英雄姜墨林,13岁参加抗日同盟军,战斗勇敢,人们说他“人如枪高,胆如象大”。14岁担任青年义勇军的小队长,在攻打双河镇战斗中,他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人碉堡,为攻城打开了通路。1940年秋,姜墨林和小分队陷入数百日伪军的重围。苦战至只剩下4人,他命令3名战士突围,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只身继续战斗。当日伪军蜂拥而至时,他从容不迫地饮弹而去。东北抗联就是靠这种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斗争精神,靠这种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战斗的胜利。

3、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是抗联精神的重要特征

东北冬季奇寒而且时间长,山林险峻,冰雪连天,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极端恶劣。东北抗联经常在零下30~40摄氏度条件下露宿山林荒野,爬冰卧雪,行军作战,经受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考验,但仍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

日本帝国主义为维持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日、伪军在抗日武装活动区域周围制造“无人区”,严格施行保甲、户口制度,采取严厉的经济封锁措施,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实行“配给制”。实行抢光、烧光、杀光政策,妄图断绝抗联部队的一切生存条件。东北抗联是以人类最低的生存条件,进行着历史上罕见的残酷抗战斗争。1941年,东北抗联几乎面临绝境,许多部队弹尽粮绝,日以菌类野草为食,夜以荒木冻土上为床,大批战士死于冻饿,但广大指战员仍然绝不屈服。

1938年秋冬,北满抗联部队为打破日、伪军对三江地区大“讨伐”,分批向松嫩平原远征,前进在林海雪原之中。一些战士双脚冻坏,步履艰难。给养断绝时,以雪水煮橡子、榆树皮充饥。经过1个多月爬冰卧雪、翻山越岭,终于冲破日、伪军的封锁和阻击,到达海伦地区。李兆麟和他的战友们创作的《露营之歌》中所描述的“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草枯金风疾,霜晨火不燃”;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就是当时远征艰苦历程的真实写照,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抗联指战员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不渝奋斗的革命精神。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与红军长征、南方红军游击战争被称为我军历史上最艰苦的三大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是中国革命史斗争上最艰苦的时期,抗日斗争时间最长。

4、信念坚定,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体现

许多抗联将士为了抗日救国,为了解救被日寇压迫的东北人民,无论在烽火弥漫的抗日战场上,还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刑场上,他们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态度,浴血奋战,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毅然决然地献出宝贵生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在?江县三道崴子之703高地。日军许以高官厚禄劝他归顺,杨靖宇宁死不降,继续与日伪军激战,最终身中数弹,壮烈牺牲。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被特务开枪击中,子弹从后腰打进斜着从前腹穿出,血流不止。在伤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痛斥伪警察,拒绝救治,8小时后,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40年12月8日,抗联第1路军第3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带领10多名战士在敦化县小湾沟突遭千余日、伪军合围,他指挥大家决死战斗2个多小时,身负重伤。日、伪军扑上来,用刀子在他的脸上乱刺乱砍。陈翰章的面部被割得鲜血直流。最后他的两眼也被万恶的日军剜了出去。他的血流尽了,仍然坚持靠着身后的大松树,像一尊庄严的雕像。赵一曼在掩护部队突围时,重伤被俘。在监狱里,敌人用尽多种酷刑,却没从她口中得到任何东西。就义前还高喊“为抗日斗争而死是光荣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1938年10月,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而身陷日、伪军重围的以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更是以集体投江的英雄壮举,彰显出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还有更多的东北抗联将士视死如归无惧色,酷刑不屈现傲骨,刚烈忠贞,气贯长虹。他们表现出了对祖国、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宁死不屈、忠贞不贰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成为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联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它与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姜廷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1]2015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2]高等军事学院资料室编《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资料》(内部资料),1960年,第31、32页。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24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4](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第601、602页。

[5]《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资料》第二辑,第193页。

[6](苏)瓦.伊.崔可夫《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第27页,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